商圈信息
      商圈信息
  • 圈主:thccew
  • 粉丝:1 人
  • 人气:50 关注度
北京: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
2014-10-31 15:21:20 1288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  截至2013年底,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达277.9万,超过户籍人口比例的1/5,本市早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0年步入老龄社会。预计到2020年,户籍老年人达380万,占户籍人口的1/4;常住老年人将超400万,占常住人口的1/5;人口抚养系数将达50%,空巢老人将增至老年人的一半。

      今天上午,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案》,同时提交了《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调研报告》。

      其中建议:今后社区内定期开展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,尽快对近300万老年人进行功能分级,以此为基础将养老服务纳入社会管理体系,通过网格化定位,以养老照料中心为平台,建立覆盖全人群的虚拟养老院。

      本市人口老龄化三对矛盾并存老年人数量攀升和社会扶养负担沉重

      老年人高龄化与失能化

       养老服务成本攀升与养老资金短缺

      建议

       1

       政府资金向社区和居家养老倾斜

      在过去3年82亿元的政府投入中,有68.8亿元用于机构建设和增加床位的补贴,占84%。目前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.5张,社区居家养老是现阶段的首选养老方式,从全市看,270多万老年人不可能都入住养老机构。

      调研报告建议,政府资金投入应向社区和居家养老倾斜。即按96%人群生活在社区和家庭的基础数据,建立符合养老服务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投入增长机制。要完善市和区县财政体制,整合现行资金渠道;支持区县的主体责任,实现事权财权相适应,解决资金管理碎片化问题;加强对政府资金投入的绩效考核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

       2

      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

      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和法律法规存在盲点。目前运营的410家养老服务设施中,符合城市规划、建设用地、消防安全等资质条件的只有1/5,很多在建工程没有严格遵循相应建设和服务标准,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。

      调研报告建议,要尽快出台《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》和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》,修订《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和住宅适老性规划设计技术要点》。针对群众反映较突出的社区照料机构建设、政府购买服务等“瓶颈”问题,通过法律解决。对房产来源、消防验收、医保定点资质等方面的困难,加紧研究对策。

      建议尽快明确医养结合总体框架。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,加大医保定点审批力度,发挥科技优势,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。鼓励医疗机构参与养老服务,支持三级医院医生考取全科医生资格,深入社区开展诊疗服务,提高社区综合医疗水平。

      3

       对近300万老年人进行功能分级

      随着城市布局的改变和新建小区增多,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内老年人的状况不清楚,难以向职能部门如实反馈。因底数不清,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易闭门造车,难以动态跟踪、及时调整,因此很多社区服务流于形式,项目利用率不高。《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(2013)》显示,28.8%的受访老年人认为社区养老服务尚不完善,日常生活照料、陪护等基本需要难以得到满足,活动没有场所。

      因此,调研报告建议社区尽快查清底数。采取专业化和常态化收集相结合、日常和定期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调研,设采集点,以电话、在线、微信等多方式申报,通过评估后列出养老服务清单。

      此外,还可借鉴香港“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”的经验,对本市老年人进行功能分级。基于老年人的年龄、身体状况、经济水平、家庭构成等因素,按产生的物质、精神、教育等不同需求,分类养老服务清单。然后,将养老服务纳入社会管理体系,通过网格化定位,以养老照料中心为平台,建立覆盖全人群的虚拟养老院。

      调研报告给出了养老照料中心的“蓝图”,今后养老照料中心要承担养老服务政策集成、信息集散、服务商管理、服务质量跟踪评价等功能,流程包括为老年人预约、养老照料中心派单、服务企业上门服务、用户评价、养老照料中心回访等,服务内容以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为主,涵盖家政服务、医疗保健、精神慰藉、应急求助等项目。



    上一页:重庆:11月1日起餐饮业设“最低消费”将最高被罚3万 下一页:“占中”至今已有332人被拘64名警务人员受伤
    全部评论(0)